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古诗译文赏析(卢纶)

【逢病军人赏析1】

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从诗题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生活事件为依据。诗人用集中描画、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人物形象。诗中的这个伤兵退伍后,他很快就发觉等待着他的仍是悲惨的命运。“行多”,已不免疲乏;加之“有病”,对赶路的人就越发难堪了。病不能行,便引出“住”意。然而住又谈何容易,离军即断了给养,长途跋涉中,干粮已尽。“无粮”的境况下多耽误一天就多受一天罪。第一句只短短七字,写出“病军人”的三重不堪,将其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和盘托出,这就是“加倍”手法的妙用。

次句承上句“行”字,进一步写人物处境。分为两层。“万里还乡”是“病军人”的目的和希望。尽管家乡也不会有好运等着他,叶落归根,“病军人”不过是愿死于乡里而已。虽然“行多”,但家乡远隔万里,未行之途必更多。就连死于乡里那种可怜的愿望怕也难以实现呢。这就使“未到乡”三字充满难言的悲愤、哀怨,令读者为之鼻酸。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之幸,对于诗情是一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是一擒。由于这种擒纵之致,使诗句读来一唱三叹,低回不尽。

诗的前两句未直接写人物外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然而由于加倍渲染与唱叹,人物形象已呼之欲出。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第三句进而刻画人物外貌,就更鲜明突出,有如雕像被安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蓬鬓”二字,极生动地再现出一个疲病冻饿、受尽折磨的人物形象。“哀吟”是因为病饿的缘故,也是因为创伤发作的缘故。“病军人”负过伤(“金疮”),适逢“秋气”已至,气候变坏,于是旧伤复发。从这里又可知道其衣着的单薄、破敝,不能御寒。于是,第四句又写出了三重“不堪”。此外还有一层未曾明白写出而读者不难意会,那就是“病军人”常恐死于道路、弃骨他乡的内心绝望的痛苦。正由于有交加于身心两方面的痛苦,才使其“哀吟”令人不忍卒闻。这样一个“蓬鬓哀吟”的伤兵形象,作者巧妙地把他放在一个“古城”的背景下,其形容的憔悴、处境的孤凄,无异加重十倍。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可能像蚂蚁一样在城边死去。

这样,通过加倍手法,有人物刻画,也有背景的烘托,把“病军人”饥、寒、疲、病、伤的苦难集中展现,“凄苦之意,殆无以过”(南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它客观上是对社会的控诉,也流露出诗人对笔下人物的深切同情。

(周啸天)

【逢病军人赏析2】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战争是经常发生的。统治者往往穷兵黩武,发动侵略;或者昏聩腐败,招致侵略。这些战争,不论其为国际的或国内的,一旦发生,就必须动员大批人力,投入战斗;又不论其性质是正义的或非正义的,如果胜利,大张旗鼓,凯旋回朝,情况还可能稍为强些,如果失败,则各自逃生,七零八落,无可避免地陷入了极其悲惨的命运。对于曾经为国效劳或曾经为统治者卖命的普通士兵乃至于将领,在事过境迁以后,毫不顾惜,听其自生自灭这种刻薄寡恩,惨无人道的情形,乃是那个社会里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本篇以及下面附录的几首诗里,诗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手法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这一方面的罪恶。

卢纶这首诗以朴素的笔触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流落他乡、既伤且病的普通士兵的图像。由于受了战伤,他掉队了,只好自个儿走回家去。路程是非常遥远的。多赶点路吧,又有病在身,走不动;暂时在中途住下,等病好了再走吧,又没有粮食维持生活。真是去住两难,进退维谷。于是,这位被残酷地遗弃了的军人,就只能躺在一座古城的旁边,痛苦地呻吟起来了。而这时,气候已经转冷,秋天的寒气不断地钻入了他的伤口(金疮,指金属武器所致的创伤),更使他忍受不住了。军人本该是仪容整洁,雄壮威武的,诗中以蓬鬓(头发乱得像茅草)哀吟略一点染,其余叙述的部分也就随之而生动鲜明起来,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此诗在艺术手法上值得注意的一点。

另外如元稹的《智度师》二首,其一云: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其二云: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两诗也是写退伍士兵的,这位智度禅师原来是一位非常勇敢的战士,在平定安史叛乱的战争中立过功劳,但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便出了家。

第一首写禅师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他由今昔对比而发生的感慨。他回想四十年前在战场上的英勇,骑在马上厮杀,简直像飞的一样。但后来将功名全部掩藏起来,穿上僧衣,当了和尚。石榴园本是自己过去捉生的地方(禽生,即捉生,近于现代说的抓舌头),可是现在,却成为自己一个人散步的地方了。此诗第三句应第一句,第四句应第二句。一、三两句极写昔日之生气勃勃,英武有为;二、四两句极写今日之凄凉孤独,消极无聊,对照强烈。

第二首首句写昔,次句由昔转今,第三、四句写今,用意与上首同,而结构有别。这位曾经是勇士的人,过去的战场生活当然是不平凡的,上一首已经以“马上飞”三字概括地写了他的武艺和英勇,这一首进而写出一件典型事例来。在反击史思明的战斗中,他曾经三次陷入了叛军的包围圈,但是三次都突围冲出来了。举此一事,则当时战斗的激烈,他的勇敢,他的功劳,都在其中,不用多说了。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论功行赏,以军功得官爵,却反而将昔日在战争中所穿的铁甲全部丢掉,来缝补出家人穿的禅衣。这变化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也不是他始料所及的。现在他站在天津桥上(天津桥,在洛阳西南洛水上),有谁认识,更有谁知道这个老和尚就是“四十年前马上飞”,“三陷思明三突围”的勇士呢?只有闲靠着桥栏,目送夕阳西下罢了(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绝句后两句云:“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被人推为名句,即从此诗化出)。感慨非常深至。

与元诗相近的,如张乔的《河湟旧卒》: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此诗与古诗《十五从军征》同旨,着重在久戍幸存。这位旧卒比那位病军人略为幸运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那篇古诗写一位军人,十五岁从军出征,回来已经八十岁,到了家乡,亲人都死光了,结果还是无家可归。这首绝句写少年出征,白头还乡,战友们差不多都死了,所剩下的只是自己还记得的几支边庭乐曲,只好对着落日吹奏它们,以遣无聊而已。十万人的伤亡才换得的“时清”,这是真的时清还是粉饰太平呢?让读者自己去回答吧。这首诗和《十五从军征》一样,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人民被统治者奴役的痛苦。但古诗是乐府体,铺叙得很丰富详尽,容易看出它的用意和好处,这篇诗却以含蓄的手法抒情,从淡语中见深旨,须细加寻绎,才知道它似乎只是为这位幸存的旧卒庆幸,其实更多的是为那十万零落者悲哀。

封建统治者不但对于普通的士兵刻薄寡恩,就是对于本阶级的成员也往往如此。任人惟亲,赏罚不公,谗人高张,贤才被斥,在历史上也是常见的。李商隐的《旧将军》,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云台高议正纷纷,谁定当时荡寇勋?

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旧将军。

这首诗通过两个汉朝的典故来咏叹唐代的时事。云台,是东汉京城洛阳南宫中的一座建筑物。明帝时,追念前世功臣,曾将邓禹等的像画在台上,以作纪念,已见前王维少年行》释。灞陵,是西汉文帝的陵墓,后设灞陵县,在西汉都城长安东边。名将李广因与匈奴作战失败,免职闲居,在灞陵附近打猎,夜里出来和人喝酒,回去的时候,被县尉拦住,不许通行。李广的随从告诉他:“这位是从前的李将军。”这个县尉说:“现在的将军夜间都不许通行,何况是从前的呢?”这位失了势的将军,无可奈何,只好在驿亭中过了一夜。诗意是说,当权的大臣们正在那座纪念功臣的著名云台上高谈阔论,发表意见,评定当时一些曾经扫荡了敌寇的将军们的功勋,可是真正为国家出过汗,流过血,立过功的人,却被弃置不用,成为“旧将军”,不仅有功未赏,而且轻罪重罚,被排斥于现役之外了。李广终身和匈奴作战,屡建奇功,但始终未能封侯,在古典作品中乃是一个抱屈的英雄形象,此诗也是就这一点来发挥的。次句不用顺叙而以反问出之,则高议纷纷,乃是讽刺而非赞语自然可见。李广反击匈奴的侵扰,事在西汉,和东汉相隔已远,所以云台所议定寇之勋,与李广无关。这是活用古典,不可呆看,否则,就会把博学的李商隐看成一个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没有的人了。

有的注家认为此诗是为李德裕而发。李德裕在武宗时担任宰相,抵抗回鹘的骚扰,平定军阀的叛乱,很有功劳,后来却被贬崖州(故治在今海南省琼山县东南)。李商隐对他的同情,也见于其他作品,所以这种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虽然并不能绝对肯定就是如此。

文章标题:逢病军人-古诗译文赏析(卢纶)

链接地址:/shangxi/12262.html

上一篇:塞下曲六首(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古诗译文赏析(卢纶)

下一篇:塞下曲四首-古诗译文赏析(卢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