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排名第22名:高适的《燕歌行》。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

(王夫之《唐诗评选》)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8在100篇中排名:45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8在100篇中排名:3
历代评点次数:12在100篇中排名:83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2在100篇中排名:13
文学史录入次数:8在100篇中排名:13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16400在100篇中排名:10
综合分值:0.5019总排名:22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塞而还者(2),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3),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4),旌旆逶迤碣石间(5)。

校尉羽书飞瀚海(6),单于猎火照狼山(7)。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塞草腓(8),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9)。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10)。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11)。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2)。

【高适燕歌行古诗注释】

(1)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地征战事以及思妇怀念征人之情。

(2)元戎:军事统帅,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一般解诗者以本诗所讽刺的是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之事。

(3)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4)摐(chuāng):撞击。金:指钲、铃一类的铜制打击乐器。榆关:即今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在今秦皇岛东北。

(5)旌(jīng)旆(pèi):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泛指各种旗帜。逶迤:蜿蜒曲折貌。碣石:山名,在河北昌黎北。

(6)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这里泛指武将。羽书:羽檄,即紧急文书。瀚海:大沙漠。

(7)单于(chán yú):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

(8)腓(féi):指枯萎。

(9)玉箸:比喻思妇的眼泪。

(10)蓟北:唐代蓟州在今天津以北一带。

(11)刁斗:军用金属工具,日以炊饭,夜以打更。

(12)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或曰指战国时赵将李牧,亦是爱抚士卒,屡破匈奴的名将。

高适《燕歌行》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22名

高适《燕歌行》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22名

【高适燕歌行古诗赏析】

高适其人,不拘小节,壮心磊落;高适其诗,直举胸臆,气骨琅然。尤其是他的七古,得到后世诗评家的众口交誉。陆时雍曰:“七言古盛于开元以后,高适当属名手。”叶燮谈“盛唐大家”时,更将高适置于岑参王维孟浩然之前,并说:“高(适)七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冲澹,不一色,其沉雄不减杜甫。”而这首《燕歌行》具有高适七古的典型风格,盛唐殷璠称其“甚有奇句”。据作者自序,这是一首唱和作品,但其更深层的创作动机乃是他“感征戍之事”,以本诗讽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诗人为情造文,时而慷慨、时而峻急,时而阴郁、时而沉痛,时而帐下、时而军前,时而沙场、时而城南,或叙述、或白描、或议论、或慨叹,变化多端的语势流露出诗人的磊落情怀,冷峻警醒的议论凸显出作者的深沉思想。语势虽多转折,行文却极有脉理,“纵横出没如云中龙”,应该说达到了诗意和诗体的完美结合。“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联,以强烈的对比揭露了当时军队极端腐朽的状况,成为盛唐边塞诗中反思战争的名句。这两句诗的艺术感染力,堪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比肩。

高适是边塞诗的大家,歌行是其擅长的诗体,诗中又有名句点睛,因此《燕歌行》在历史上有“常侍第一大篇”的美称。尤其是在现当代,它几乎是唐诗选本的必选篇目,在文学史教材中也地位显赫,20世纪的高适研究也多集中在这首诗上,称《燕歌行》为高适的代表作一点都不过分。它在本排行中位居第二十二名。遗憾的是,高适仅有《燕歌行》一首入围唐诗百首名篇。今人非常熟悉的七绝《别董大》,因其入选率和评点率都不高而未能晋级百首名篇,居于第一百六十名。排在《燕歌行》和《别董大》之间的是《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这是今人比较陌生的一首作品,因为今天的选本和文学史几乎对此诗只字不提,事实上,它在高适诗歌古代选本中入选率最高,也最受诗评家关注,但是过于悬殊的古今落差,最终使它也未能晋级百首名篇,居于第一百三十五名。

文章标题:高适《燕歌行》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22名

链接地址:/shangxi/17907.html

上一篇:李商隐《夜雨寄北》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21名

下一篇:白居易《琵琶行》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2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