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柚垂华实

古诗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傥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注释】

1、柚:或作“櫾”,果名,橙类。首二句比喻自己本是怀才而隐居的人。

2、委身玉盘:比喻投入仕途。委身,托身。

3、芳菲:香气。不相投:言不合意。以上二句是说橘柚虽具芳香而不能中人之意,比喻自己虽怀才而不见用,年华空掷。

4、欲我知:就是“欲知我”。末二句是说如有人注意到我,还得借你的力量达到高飞的愿望。这是希望在位者推荐的意思。

《橘柚垂华实》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鉴赏】

这首诗的作者借橘柚为比,表示自己怀抱高才被闲置不用,希望得到有力者的荐引。东汉的统治者尊重处士只是表面,实际上并不能让有才能的人真正得到施展的机会。本篇似反映这种情况。

人们只要想到出产橘柚的地方,在绿油油的灌木丛中,长着一株 株约莫一丈多高的橘或柚。初时节,在那卵形的叶下,开着洁白的小花,清香扑鼻。步行在它们中间,真个是沁人心脾,不欲离去。到了天,结出累累的果实。绿叶衬在旁边,显出绿得那么苍劲可爱,而黄的、红的、青的乃至红黄色的扁圆形果实,犹如无数的珠宝,悬挂在枝上,压得那枝儿弯下去,仿佛承担不起的样子。“我”——橘柚,虽然生长在深山,用自己芬芳的花,结出鲜香的果。“我”完成了自己的生长过程,味道甜美,正好供人享受。可是由于生长的地方远离都市,虽有这样的美质,不为人们所识;即使为人所识,那也只是供一般观赏而已。只有被真正品赏到美味的时候,那才能为人所用。如果真的被人赏识,对自己的要求将更严更高,结出的果实,在色香味上将更居上乘。

果然“我”被采摘之后,运到了都市,进入了富贵人家。他们喜欢“我”颜色那么鲜,形状那么美,气味那么香,特别把“我”放在那洁净晶莹的盘子里。这就显出了“我”的高贵、美丽以及对“我”的珍视。

事物的变化常常出乎主观愿望之外,表面现象常常掩盖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我”的本愿说,历年来总希望真能被品赏,经过品赏之后,才可以发现、了解以至理解“我”的内美。但“我”被陈列在那华贵的地方,摆设在那玲珑的器皿里,供人看,供人玩,从来就没有把我尝一尝。时间久了,“我”以前的颜色褪了,“我”以前的光泽暗了,年复一年就这样过去。为什么会这样?“芳菲不相投”答复了这个道理。

我们欣赏本诗,如果停止在这样的比喻里,作者的立意,固然不能透解;作者为什么这样用意而且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更不易了解。

东汉名士自己没有真本事,往往自吹自擂,造成虚假的声势,结交地方甚至朝廷的官员,作为进身之路;朝廷和地方的官员也利用同他们的勾结,以巩固自己的权位。前一种人,在李固与黄琼书中说他们“纯盗虚声”。后一种人在徐幹《中诈·谴交》中写得淋漓尽致:

桓灵之世,自公卿大夫,州牧郡守,王事不恤,宾士为务。冠盖盈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殷殷芸芸,俾夜作昼。下及小司,列城墨绶,莫不相高以得人,自矜以下士。星言夙驾,送往迎来,亭传常满,吏卒传问,炬火夜行,阍市不闭,把臂捩腕,扣天矢誓,推托恩好,不较轻重,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皇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讲道德也,徒营己治私,求势逐利而已。

好一个“营己治私,求势逐利”!这就总结了双方的动机与目的。自然在这一段揭露中,有的是他们真正接纳的,有的是他们虚与委蛇,应付应付的,——表面上尊敬称赞加以敷衍,实际上口惠而实不至。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几人在为国求贤、为国荐贤啊?至于那些下层人物,由于不会吹牛拍马、虚张声势,却往往遭人白眼,甚至拒之门外。纵然有时稍借颜色,也不过装模作样,打发出门罢了。即使明知是个奇才,或出于私心,或求其全璧,或轻信诬谤之言,或嫌其出身鄙野,或恶其傲慢,或忌其才华……总之:凡不合他口味的,一概不用,致使怀瑾握瑜之士,埋没于蓬蒿,奔走于衣食,望君门而不见,徒抱恨以终生。因而曹操“拔识奇才,不拘微贱”(《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下同),即使“有汙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义者,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被任用,成为千古佳话。

本诗作者,就人赏其甘,自愿修饰、置身盘中,久翼见食说,也曾被当时的官员接纳过,只是由于不被任用,不免心怀怨愤,因而末两句才道出了本意:“人傥欲我知,因君为羽翼。”一副求人引荐之情,可说是洋溢于字里行间。

(郑文)

《橘柚垂华实》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文章标题:《橘柚垂华实》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链接地址:/shangxi/19587.html

上一篇:《穆穆清风至》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下一篇:《十五从军征》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