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神龟:龟之通灵者。龟可以活得很长久,古人将它代表长寿的动物,被认为通灵的“神龟”当然也被认为更加长寿。《庄子·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竟:终。

2、螣蛇:又作“腾蛇”,是传说中的神物,和龙同类,能兴云驾雾。(“螣蛇游雾”见《韩非子·难势》。)

3、枥:马棚。

4、烈士:指刚正的、重义轻生的或积极于建功立业的人士。

5、盈缩:指进退、升降、成败、祸福等。

6、养怡:犹养和。以上二句言对于身心修养得法也可以延长寿命,可见得成败祸福不全然由天安排。

《龟虽寿》原文赏析-曹操古诗-魏晋诗歌

【鉴赏】

这是《步出门行》的末章。大意是说人寿有限而壮志无穷,但祚命长短不一定全由天定,人也有可努力处。

曹操是一代奇人。他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时,为了出奇制胜地战败对手,不避艰险,在河北一带山中行军,遭受到流澌和严寒的袭击。诗人在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统一北方的政治理想后,在回军的路上,心潮起伏,挥笔写下了《步出夏门行》四章诗。曹操站在中古时代思想的山巅上,探索着人生的价值,力挽汉末谶纬神学的狂澜,拨开弥漫在汉末人心头的颓废厌世的迷雾。《步出夏门行》第四章《龟虽寿》一诗,诗人将自己勇于直视现实人生的意想,融进诗境中,奇想迭起,唱出了积极进取、老当益壮的心声,实在是“曹公四言”中“自开奇响”(沈德潜《古诗源》)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十四句,除了末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二句是合乐的文词以外,诗意按三个层次递进。开端“神龟虽寿”四句,诗人借传说中的“神龟”和“腾蛇”为喻,阐明人世间的事物,都不是永生不灭的。汉末盛行神仙迷信思想,道家方士宣传“长生不老”,佛教则弘扬“神不灭”的教义。曹操不相信这些邪说,用诗歌意象深刻地告诉人们,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能活三千岁的“神龟”,能腾云驾雾的“腾蛇”,最终都不免死亡,化为土灰。

既然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要死灭的,那么,人类对生与死应抱什么态度呢?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认为,人们应该直视人生,在有限的年寿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应该虚度年华,一味追求“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短暂,沉沦在厌世颓丧的无穷忧郁悲哀之中。因此,诗人以年老伏枥尚存纵横驰骋之想的千里马设喻,抒发了自己壮心不已、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这一年,曹操已经五十三岁)。曹操说过“天地间,人为贵”(《度关山》),他唤醒人的觉悟,强调人生的价值。本诗中雄豪的精神气概,正是以事在人为的辩证观点作为思想基础的,这在汉末建安时代确是一种“奇响”,难能可贵。

自然规律固然不可抗拒,但人寿的短长,却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得以改变,注重“养怡”,足以延年益寿,并不完全由“天命”支配。这样的艺术想象,有着明显的指向性。儒家历来信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汉代谶纬之学更是天命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到神化的精神产物。因此,“盈缩之期”四句,艺术地表现了诗人不信天命、反对天命观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

与《观沧海》一诗通篇写景迥然不同,《龟虽寿》没有一处写到景物。人生的思考,哲理的表述,诗情的抒写,襟怀的坦露,这四者的转换和融合,依赖着意象的孕育,结构的层进和诗境的创造,构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完美地体现出中古时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面貌和大诗人艺术构思的匠心。诗人运用生动、贴切的象喻,将说理与形象密切结合起来,使深邃的哲理蕴涵在风格沉郁、气势雄豪的诗句里,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宋人敖陶孙评曹操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沈雄”(《诗评》),用敖氏此说来评骘《龟虽寿》诗,倒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吴企明)

《龟虽寿》原文赏析-曹操古诗-魏晋诗歌

【诗人名片】

魏武帝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灵帝时曾因“能明古学”被任为议郎。汉献帝(刘协)初参加讨董卓。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在政治措施和文学倾向上都表现为一个反对两汉传统(也就是反正统)的人物。他用人强调“唯才是举”,打破家世门第的限制。在他周围集中了许多人才,其中包括文学之士。他自己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曹操的诗能摆脱古典的束缚而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往往慷慨悲凉,反映着那个丧乱时代。

文章标题:《龟虽寿》原文赏析-曹操古诗-魏晋诗歌

链接地址:/shangxi/19636.html

上一篇:《观沧海》原文赏析-曹操古诗-魏晋诗歌

下一篇:《赠蔡子笃》原文赏析-王粲古诗-魏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