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钗。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风,背面千下。

——唐·李商隐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李商隐《无题》古诗赏析

【赏析】

李商隐作过很多首《无题》,且多数是以描述男女爱情的形式出现。这一首可算例外,初次接触这首诗,我总不大能理解诗人这样的艺术手法,直到后来接触到乐府

后来之所喜欢这首诗,或许也是因为乐府那种干净爽利的艺术形式。读这样的诗,仿佛看一出优美的短剧,看到一名爱美的天真少女逐渐成长的过程。

八岁时对着镜中面容偷偷地窥探,细细点缀妆容,或许我们身边很多女子都曾有过如此经历,年少时对美的向往多是小心翼翼的,害羞而又期盼。

少女十岁出门踏青,眼见大好春光,不禁将芙蓉采下,装点身上的衣裙。

我曾想过诗人是否也是在那样一个春光大好的午后,在万物复苏的城郊看到过那样一位少女,小心翼翼从枝头摘下一道春色,装点上自己的罗裙。此时的少女,不也正如我们第一次褪去校服,穿上心仪的服饰吗?

然而古时的女子大抵是孤独的,她们即便能穿戴最美的衣饰,却也极少有机会让人欣赏。诗中这位女子是个积极向上的姑娘,“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而今的孩子大多是被逼着学习某种技艺,古时的女子除却这些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了。日以继夜地练习弹筝,兴许能抹去深闺的几分孤独。而诗中女子,似乎更抱着另外一分寄托。

后面一句所提到“犹未嫁”,看到这一犹字,方才叫人恍然大悟,这位爱美的女子,正如当时多数闺阁小姐一般,心头盼着能找到下半辈子的幸福。其实这也算得上古来女子的普遍心理了。

即便在今日,有个几个姑娘不是希望能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呢?姑娘心头殷殷切切,家中长辈却不知是已有安排,还是根本不着急,对女子婚事只字未提。女子抱着对青春的期盼与懵懂又跨过一个春秋,此时也就不再有年少的天真烂漫,独自背着人群潸然泪下。

这位天真烂漫的少女,经历过成长,却变得郁郁寡欢。反观诗人的心境,诗人少年怀才,一心希望入仕,大展宏图,却无奈在当时的门第观念下,入仕已是不易,更何况有所作为。如此郁闷,作者无处言说,便借用少女成长的心境,用少女逐渐成长却逐渐悲凉的心境,来寄托自己那份无处诉说的哀愁。这首诗算是诗人早年之作,彼时还是对前途抱着希望的,即便诗的结尾有些凄凉,也大抵是失望所致,尚且谈不上是绝望。

其实无论是诗人亦或是诗中少女,他们的悲剧都不能算作是自身的悲剧,时代使然。试想一下,诗中那名少女若是放在如今,又岂会独自垂泪闺中?她完全有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人生的很多悲剧原本与我们的人生并无直接关联,可我们偏偏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大环境。时代若是要赋予一人注定的结局,那么无论心里有多么期盼,甚至做多少努力,总是毫无意义。就如宋徽宗,若是生在大唐,必将是位被才子佳人所欣赏的潇洒王爷。可是他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份,正如李商隐也最终无法左右自己的仕途,自己的人生。

我们如今看来,会觉得古人很傻,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冲破世俗,寻求自己真正的心境。而他们之所以被时代所左右,归根到底,是社会早已定格了他们的思想。人们往往将思维独特的人归之为异类,而这些异类却极有可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光芒常常由时间来定。有时候我们看不到天才的闪耀,却先见证他们的陨落,而真正的光芒,却要由后人来挖掘。

无论是李商隐,或是他笔下的少女,都显然不属于异类,他们要在所处的时代生存,必然拥有着时代所赋予的思想。当我们了解古代名人的时候,往往被那些性格不羁敢于冲击礼教的人所吸引,然而他们毕竟是少数。敢于挑战的固然是勇者,屈于时代的,却也未必不该欣赏。起码他们也曾奋斗过,一切努力,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这首诗里,一个鲜活的形象仿若翩然眼前,有着我们年少的形象与期盼,也有我们中途的彷徨与失措。

文章标题: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李商隐《无题》古诗赏析

链接地址:/shangxi/11862.html

上一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李商隐《梦泽》古诗赏析

下一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古诗赏析